事物-中文-英文,
这就是大部分中国学生说英语的方式。
有的小伙伴肯定跳出来说了,
我也想直接飚英语,
可是听过了辣么多道理,
依然过不了"翻译"这一关...
其实,
培养英语思维本就是一个放长线的过程,
耐心打好基础才能“钓大鱼”,
摆脱翻译一遍再说英文的尴尬!
“树懒“上身,逼疯老外
先用中文想一遍再翻译一遍,再讲英语,不仅耗费时间长而且在脑中搜词的过程充满痛苦,很难流利地讲出自己的想法,老外在线等也是挺急的好么!
用英语思考少了“翻译”这道加工程序,就能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一些句子,与老外的交流更加顺畅,从而说英语更自信。
与其吐槽没有英文环境、应试教育神马的,
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为地营造英文环境,
训练大脑用英文思考,
相信我,
下面这些你真的可以做到!
Tip1.把low词一网打尽
在家闲着发呆时,
看一下自己的房间,
不忍直视?
尝试着说出房间里所有东西的英文吧!
shoes、flower、desk、door、window...
一起来练习,闭上眼睛深呼吸,张开眼睛后,环顾四周,心里只想着英语,不要想中文,你要说出看到的一切事物的英文名称,准备好了么?
......
......
......
对照下面的图片,
没说上来的自动添加哦!
当你在地铁上或者路上,对于所看到的事物或状态都尝试说出它们的英文。
例如:dog、factory、busy. windy、people、bicycle....
听起来很简单?
都是初级词汇?
可是还真有不少小伙伴
说不上来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
所以,重要的是:
每天坚持在不同的地方(家里、学校、地铁、咖啡馆)使用这种方法练习,训练大脑的反射联想力,逐渐自然地反应出英文,词库也会慢慢扩大。
如果这一步对你来说小case,
那么开始下一阶段的训练吧。
Tip2.开启“碎碎念”模式
接着上面的步骤,
环顾四周,
用3个句子描述你看到的事物。
例如:
Your hair is long.
What is he eating for lunch?
That chair is really uncomfortable.
......
......
......
记住,不要翻译!不要想中文!根据自己的直接反应说出英文。
如果太难,就退到上一步,接着练习说事物的英文名称,达到一定流利的程度再开始组织简短的句子。如果很easy,那接着过下一关吧!
Tip3.用英语Plan your day
早上醒来赖在床上时,
用英语思考一下
当天要做点啥.....
举个栗子,
After I eat breakfast, I'll walk to the bus stop and catch the bus to work. On the bus, I'm going to read my book. I'm meeting my friend Mary for lunch today and I think we're going to get take-away and eat in the park. It's going to be such a nice day......
用一些英语短句大概安排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给自己的大脑输送各种英文指令,反复地训练,渐渐地你会每天习惯这种思考,进而形成自然反应!
Tip4. 一人撑起一台戏
当你惬意地躺在浴缸中泡澡时,在海边散步,晒太阳时,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没有什么让你分心的事,你可以开始练习用英语自问自答,并且尝试给自己设问题让对话进行下去。
除了自问自答外,当然和朋友一起对话效果更佳。
总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对方会怎样回答?你说的话对方会有什么想法?一人分饰两角,还能过把戏瘾呢!
例如,走在街上时,你可以这样自问自答:
-It's so hot today, isn't it ?
-Yeah it is! I wish I'd brought my hat,that sun is scorching! It reminds me of a week that I spent in Wuhan actually, it was over 40 degrees celsius!
-Hey,are you sure Sally's meeting us here? We've been waiting for so long.
......
建议每天确立一个固定的时间坚持用这些方法练习,例如在早上洗漱时,花5分钟完成一个英语小对话。
Tip5.“感觉”也可以靠谱
培养英语思维,自然要了解他们究竟是怎么说的、怎么写的,因为这些都是英语思维的集中体现。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先input才能output,听力和阅读是input,口语和写作是output,想要ourput地道,那就必须在input环节多下功夫。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究竟应该听什么,
看什么?
学习培养native speaker的习惯,
看一些大众化的报纸、小说、新闻和脱口秀。
切不可一口吃个胖子,
建议先易后难,
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来选择input的资源。
戳下面
↓
有的同学习惯在读报时,摘抄好词好句,这些都是不错的方法,可以增加词汇量,学习怎么写从句,但还是无法培养整体的英语思维。
那究竟我们要学习什么呢?
一个词—T O N E
什么是Tone?
例如,你在新闻联播中你听到这样一句话:
“行当下,致长远:李克强访问新西兰推动两国关系再攀高峰”
这种严肃的状态和文体风格就是"tone",再来体会BBC News一则新闻中的“tone”:
The Daily Mail front page picturing Theresa May and Nicola Sturgeon and asking "who won Legs-it" has been condemned as "moronic" sexism.
The tabloid was scorned for focusing on the prime minister's and first minister's legs during talks on Brexit and on a second Scottish referendum.
学习语法,单词只是表层的知识积累,关键是把自己浸泡在英语材料里,学会英语表达中的tone ,这才是学习英文材料的最终目的。
当然这些都需要大量的input,见得多了,听得多了,自然就能反应出来,该用什么口吻和状态去output.
Tip6.触笔生情
提到浸泡式学英文,小伙们还应该尝试用英文记事。例如用英文写日记、上课笔记、发邮件、备忘录....
总之学会用英文记录所有的文字,对身边的情景或者话题用英语表述出来,也是训练大脑反应英语的过程,还能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哦!
句子不用太难,先从简单短句开始,慢慢养成习惯后再尝试写一些长句子。
例如:
I got up at seven o'clock today. After I had breakfast, I gave my mother a call.Then I went shopping with my friend.We bought a lot of clothes and had a wonderful lunch. I was a little tired but I had a great time today.
总之英语思维的养成
不是一蹴而就的,
坚持每天对大脑训练,
就会产生自然反射,
形成一种思考习惯,
少了翻译的加工,
就能张口说出英语单词和句子,
交流更加自然流畅。
各位小伙伴,
你是如何训练自己的脑子呢?
评论区留言,
分享你的高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