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头条> 考情速递

为什么中国留学生不喜欢去party?| V观留学

不难发现,很多中国学生虽然是玩咖,但并不喜欢party,虽然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开始为了融入当地文化,很努力地参加各种party,其实他们内心并不愿意

今天的视频同样来自YouTube上的Channel-C

Why 

Chinese Students 

Don't Party?

☟☟☟

下面是一些补充:

1.校园派对到底有啥意义:


2.外国人解释中国人不喜欢参加派对的原因:

“在大一的时候一般是下面这样的。中国男生认为派对是:我在某个地方站上一晚,拿杯啤酒,扯淡,也不知道在干嘛。中国女生认为派对是:我可能会被强暴。但这一般取决于你和谁玩,不都是这样,比如我们就是很谨慎的一群人。跨文化的友谊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一般大学的年轻人才不在乎。”

“中国学生能让我笑起来。我和他们一起出去玩过也挺开心的,但大部分的中国学生都太无聊太在乎其他中国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的了。这样好傻。我喜欢和我的英籍华人或美籍华人朋友们一起出去玩,他们根本不在乎别的中国人怎么看待他们。”


3.也有不喜欢派对的美国人站出来:


“我也真的不知道怎么解释派对这个概念。吃点东西,和一群你可能不会再见到的人瞎扯,填充尴尬的沉默。你不如在家看看剧或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但我只是从一个内向人的角度说而不是从作为中国人的角度出发。”

最后是channel-C这个栏目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刚出国的留学生往往要经历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并接受自己的过程。初来乍到时,我们并不熟悉美国人眼中对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我们眼中的中国人有大眼睛双眼皮,也有天生眯缝眼;有学霸也有学渣;有外向开朗爱约饭局,也有人内向安静喜欢宅在家。

殊不知,踏上美国土地不久,就发现无论之前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个性,在许多美国人眼里,你总有那么几条完全符合中国留学生的刻板印象:不爱运动,不爱去派对里喝酒跳舞,整天都在学习,并且长着一双狭长的‘亚洲眼睛’(Asian eyes)。 我们的共性在成为美国社会的“客人”这个过程中被最大化,个体的差异却被模糊化,整个人群被笼统地概括,以至于我们都会开始默默反思,是否这就是我们无法“融入”的原因。

在美国,作为客人的留学生往往受制于“客”的身份,无法自信地看待与主流文化的差异,即便我们明白没有任何人或群体是完美的,文化没有绝对优越或卑劣,参差多态才精彩。

各个民族和文化之间注定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的交流。在这些碰撞中,往往一方稳坐主场,另一方为客。主和客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可能发生在任何两个文化或是两个国家之间。如果来作客的我们过于敏感或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把刻板印象内化,任其催生出自卑情绪,不仅无法做到所谓“融入”,也无法说服另一方文化差异值得欣赏。从我们做这些视频的经历看,作为留学生的我们不仅仅要及时发声,纠正当地社会的刻板印象,也要积极自信地参与到当地的活动,入乡随俗并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相关资讯

点击规划你的学习路径

关闭

Hi,我是你的专属规划师
帮你规划适合你的学习成长路径

规划你的学习路径